清正持敬的张伯行
发布时间:
2017-04-06
笔者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时,注意到在《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》等篇目中,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兰考历史上焦裕禄之外的一位杰出人物——被康熙誉为“天下清官第一”的张伯行。
一
张伯行,字孝先,号恕斋,晚号敬庵,生于顺治八年(1651),卒于雍正三年(1725),河南仪封(今兰考)人,清朝大臣、著名理学家。张伯行历任福建巡抚、江苏巡抚、礼部尚书等职,为官二十余年,以清廉刚直著称。张伯行去世后,朝廷追赠其为太子太保,谥清恪。光绪初年,从祀文庙。
清官是传统中国社会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,寄托着百姓的殷切期望。张伯行作为清官享誉天下,事迹光耀古今。
程朱理学自宋朝兴起后,逐渐成为儒学的主流学派。元朝将程朱理学定为官学后,更成为科举考试最重要的内容。明清两代,程朱理学的地位更加崇高,但很多人只是把它当成入仕的敲门砖,有些人甚至演变成“假道学”。张伯行则不仅把程朱理学当做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认真加以研究,更为重要的是,他将其当作立身处世的必修课,身体力行圣人之道。
张伯行所到之处多有建立书院、弘扬理学之举。张伯行父丧归乡时,在家乡建立了请见书院。请见书院因在请见亭之西,故得此名。张伯行期望家乡的学子们“不沦于俗学,不溺于异端,处则为幽独不愧之身,出则为国家有用之士”,既能做到独善其身,又能做到兼济天下。
张伯行任福建巡抚时,又建立了鳌峰书院,延聘名重一时的儒者授课,并拿出自己的藏书、搜罗前人文集刊印成《正谊堂丛书》以教育学生。福建百姓有祭祀瘟神的习俗,张伯行命令捣毁神像,改其祭祀场所为义学,供奉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。正因为他不遗余力地传播弘扬程朱理学,雍正提拔其为礼部尚书,并赐他“礼乐名臣”的匾额,后来又派他到阙里(指孔子故里,即今山东曲阜)崇圣祠祭祀孔子。张伯行之所以能在清代官场中坚守清廉,并最终成为“天下清官第一”,与他身体力行程朱理学,用圣人之道净化自我有很大关系。
二
张伯行为官二十余载,清正廉洁,从不接受别人的馈赠,也不带家眷赴任。后世每每提到张伯行,都会说起他的《禁止馈送檄》,这是张伯行到任江苏巡抚后发布的:
一丝一粒,我之名节;一厘一毫,民之脂膏。宽一分,民受赐不止一分;取一文,我为人不值一文。
这段话用八个“一”表达了作者慎独、慎初、慎微的思想,体现了张伯行的高风亮节。习近平总书记在《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》中也引用了张伯行的这段话,并指出:“这些廉政箴言,至今都没有过时,大家要努力学习。”
张伯行的《禁止馈送檄》让笔者想起了焦裕禄同志起草的适用于兰考当地干部的《干部十不准》,强调干部“不准用国家或集体的粮款大吃大喝,请客送礼”,“各机关、学校、企业单位的党员干部都要以身作则,勤俭过节,一律不准请客送礼”。与《禁止馈送檄》相比,焦裕禄的《干部十不准》更加具体,适用范围也更广,但其精神内核却是相通的,即为官者必须清正廉洁、为民着想。可以说,张伯行的《禁止馈送檄》与焦裕禄的《干部十不准》共同谱写了兰考廉政文化古今交相辉映的绚丽乐章。
三
张伯行与那些空谈道学者最大的不同,在于张伯行不仅笃信理学,并且笃行理学,全力投入到为民做事之中。
据《清史稿》记载,康熙四十二年(1703)张伯行任山东济宁道时,适逢当地发生灾荒。张伯行从家乡运来钱粮,并命人缝制棉衣,让百姓免于忍饥挨饿。康熙命令分道救灾,张伯行拿出仓谷二万二千六百石赈济所属汉上、阳谷二县。可是,山东布政使却责备他独断专行,准备上疏弹劾,张伯行正色道:“有旨治赈,不得为专擅。上视民如伤,仓谷重乎?人命重乎?”三年后,康熙赐他“布泽安流”匾额,以示对其爱民之举的嘉奖。与张伯行的时代相比,今天的为官者有更广阔的为民服务的空间,我们更应以张伯行为榜样,投身到为民服务的实践中。
张伯行对于身边漠视法纪、为非作恶的官员极为痛恨,但他不是止于心中痛恨而已,他有勇气也有毅力与他们作斗争。在担任江苏巡抚期间,张伯行从辛卯科场舞弊案入手,与两江总督噶礼为首的势力展开了廉洁与贪腐、正义与邪恶的惊心动魄的交锋。康熙五十年(1711,该年为辛卯年)江南乡试,噶礼等人集体舞弊,收受部分考生贿赂,使其获得举人资格。举人榜单发布后,舆论大哗,张伯行上疏康熙,揭露这起科场舞弊案,请求对噶礼严肃处理。噶礼是满人,张伯行是汉人,在当时的族群结构下,张伯行弹劾噶礼应该说是有很大风险的。
张伯行上疏弹劾噶礼后,噶礼也找出张伯行的所谓七条罪状上疏,康熙命人处理此事,结果两人均被建议罢官。但康熙毕竟了解张伯行的操守,他认为“伯行居官清正,天下所知,噶礼才虽有余而喜生事,无清正名”,最后噶礼解职,张伯行复职。事隔三年之后,噶礼母亲控告噶礼及其弟企图下毒谋害自己,经刑部核查属实,噶礼遭到应有惩罚,也再次证明了张伯行的清白和刚正。
《清史稿》记载了张伯行的一个小故事,张伯行考中进士后,没有立即去做官,而是在家口诵手抄理学经典七年,然后才去做官,他说:“千圣之学,括于一敬,故学莫先于主敬。”心中有敬,才能以敬自守、以敬待人、以敬谋事,这或许就是我们从张伯行事迹中得到的启示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